书是一个新世界,要成为那里的熟人,总要有个过程
4月25日
2020年
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,你读书了吗?由华附校友会联合主办的“2020世界读书日线上公益读书分享会”前晚直播。这期小秘书带大家回顾一下精彩内容,文末有华附88届校友庄慎之推荐的书籍。
2020年4.23日世界读书日,百神传媒搜神记、CBD职场范、广州学而优书店、广州金融国际中心、越秀物业、华师附中校友会共同举办了名为《书的诱惑》公益直播读书会。
在今年特殊的情况下,阴霾未散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迷雾中的一座孤岛,可能很多人亲人未能陪伴在旁,而书却可能一直陪伴着我们,给我们带来迷雾中的一束光。到底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力量,阅读能否带领我们链接彼此、走出孤岛?又有哪些书是最值得阅读、最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力量?
读书日当晚,我们来到了许多广州读书人心中殿堂级般的存在,已经成立了28年的——学而优书店,而且非常荣幸和难得邀请到学而优书店的创始人之一、著名文献学家、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教授和我们一起聊聊关于“书的诱惑”,在直播的后半部分,我们还给大家公布了十位知名学者给我们推荐的“最值得读的一本书”。
以下是读书会精彩内容回顾,让我们跟着学者老师们的视野,一起用阅读丈量世界。
「书的诱惑」
听黄仕忠老师分享读书心得
黄仕忠
中山大学教授、学而优书店创始人之一、著名文献学家、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著有《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》、《中国戏曲史研究》、《琵琶记研究》、《日藏中国戏曲文献宗录》、《书的诱惑》等。
01
掌握“系统”读书的方式
主持人:在您的人生经历里面,读书给您的人生带来了一种怎样的影响呢?
黄教授:我想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,阅读经历也不一样,所以我现在讲的也是我的经历。王国维先生说过,一代有一代的学术。我现在引用他的话延伸一下,一代有一代不同的读书方式,因为我们面临的情况不一样。所以像我,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我这一代人,我们的经历。
现在的年轻人,和我们过去完全不一样。你想,我是第一届高考恢复以后的第二届大学生,我们从小在农村长大,那个时候是读不到书的,所以我们对书有“饥饿感”,书对我们来说,就是了解世界、看到世界的一个窗口。上了大学,可以有很多的书,但是其实还不够。因为我们城里的同学,很多书都读过了,老师说,你是中文系的,有几百本的参考书要你去读。我才第一次听到这些名字,所以有一种紧张感、压迫感。我很担心我一生的时间就这四年可以读书,以后可能就读不到了,我就拼命读啊,恐慌感,真的是有恐慌感,所以拼命读。到了大学三年级以后,我就有意识去扩大阅读面。读书也不再是单单针对自己专业的。
对我来讲,当时,尤其是文革开始前、文革结束之后,高中两届同学里,仅有两个人考上大学,我是其中一位。读书、考上大学,改变了我的人生。
主持人:很多人说,这么多书,你是怎么可能去读完?用什么方法去读?第二个就是,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,就是说,书读得很多,但是我记不住啊,到底这样读有没有意义呢?
黄教授:这两个问题,我们分开来讲。先讲第一个,我们已经很早地提起过,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,每天产生的新知识,是我们一生也看不完的。所以,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,知识是无限的,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,这是很危险的。所以我们不要想把书都读完,也永远读不完。好,那么问题就来了,那么多书,我们怎么读?所以我觉得,这里面就要讲方法。方法其实也很简单,在某一个阶段,我的建议是,在某一个阶段,比较集中地,去读某个方面的书。
主持人: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呢?
黄教授:我们不能找到一本书就看,东一本西一本的,这不成体系,看完一本就忘掉。当我们真正要对某一个领域要了解,应该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,读十本二十本,那你就对这个领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二十本的书,它不会每一本都是新的,就像书之间,有一些问题会重复出现。重复出现,加深了印象;同一个问题,另外一本书讲的角度又不一样,让你的理解深入。这样读下去,因为你非常集中地用一个阶段去思考、阅读有关的知识,对知识的掌握是有序的且渐进的,所以当你学完了以后,就构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。那你当然不会忘掉,你甚至读完,对于这个领域会有发言权了,对不对?
那么好了,这个地方我也可以用我老师的话。我考上博士,跟着他。他当时是泰斗级的,我跟他的时候他八十岁,真正学界的泰斗,学问非常渊博。那我们知道的很少,我们怎么才能达到他这么的“博”呢?我是先“专”还是“博”呢?老师说,要专,那就读不到博;博,又做不完。那么到底从哪里开始?
老师说,其实也很简单,人的一生是一个很长的时段,那一代他们可以七八十岁就退休,那意味着你的读书时间、做学问的时间有三四十年。老师说,我们如果做一个领域做得比较深,像一个专家一样,那必须要三五年。你用三五年,在这一个领域里面读比较多的书,开始有发言权,能够有所见解,有所得。比方说写论文,那是可以的。那我们用五年时间研究一个领域,达到专家的水准,可以写文章,你再用五年,再做第二个。等你二十年以后,你四五十了;三十年以后,你五六十了,然后你当然就是“博”了。所以说,用“专”的方式再去拓展。
那么第二个,你有一定的“专”了,了解很深了,再入第二个,触类旁通。这样就会发现,读起来很快。所以你看,通过“专”和“博”,还是回到我们系统、有目标地读,然后不同阶段分开来,不要东一榔头、西一榔头。那么就对不同人来讲,我没有把书都读完,但我又在若干个领域可以说出专家式的话,那人家当然会说:“哇,你那么多领域都懂,哇很厉害,很博了。”不就是这样的吗?
02
读书,接触新领域,发现新乐趣
主持人:但是也有读者朋友可能就是平时喜欢读书,我们读的时候可能只会追求一些相对轻松一点的,就没有系统性的思维去读书。所以这样读下来,其实有意义、有作用吗?
黄教授:我想读书有两层意义,有一些是我们工作的娱乐,只是拿本书来消遣、娱乐。就像有些人累了,晚上回去看看电视连续剧、看看电影,那是一种娱乐,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,第二天能更好地工作。
但是我们又在说,书籍是一个学习的方式,让我们了解世界。我们刚在讨论,如果说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,在我们现在做的之外,拓展我们的知识,那我就觉得,一定要有规划地进行。那样的话呢,你是有意识地,我让自己有所拓展,拓展的领域,那就需要系统地学习,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有耐心。因为你要开拓一个新的领域,就像我刚到广州,都是陌生的,对吧?看见它就害怕。那怎么熟悉呢?呆两年就熟了。慢慢地对学校有了解,学校的关系,哪些老师比较厉害,哪些学科比较厉害,慢慢就熟悉了。那我就想,书就是一个新的世界、新的领域、新的空间,就像一个平行空间一样。我要成为那里的熟人,总要有个过程。先从战战兢兢、惴惴不安开始,到慢慢轻松自如,最后变得很清楚,像招待一个客人到我们家。
主持人:听您讲过,其实还是尽量拓展更多的领域会更好。为什么会这样说?您是怎样做这件事情的呢?
黄教授:所以这里面的问题就是,我们怎么才能成长。我们成长,就是需要加快进程才能成长。我们做自己喜欢的——当然,读书首先是兴趣爱好,所以一开始做这些也是可以的。但你总是那一点兴趣,只读那同一类的话,世界如此丰富,你只吃那么一点,岂不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失掉了?但是呢,就像我们说,中国的菜系有八大菜系,我们广东的清淡,你要吃四川的麻辣,不行。那怎么办?多尝尝嘛,某一天你也就习惯了。四川的麻辣,下一步,湖南的辣就也能吃了,东北的、江南的也能吃了,你就会发现,中国的菜是那么的丰富。如果你说,那些我不能碰,我只习惯于吃这些,当然可以,那就意味着,你的人生,你的味觉,你可能尝到的东西就太少了。
主持人:您会建议我们怎么去规划读书的计划呢?
黄教授:第一,缘分。我认为人生就是缘分。
主持人:这会不会很唯心?
黄教授:没有什么唯心的。缘分,比如我们坐在这里认识,就是一种缘分。因为这样,我们有这本书,有好多读书的朋友,来讲我这本书,所以会有一个认识。读书也是这样。缘分是什么?缘分也很简单。我现在在做什么工作?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,但是你的工作当中总会突然发现某一块的知识、领悟。某一块你要向前走,你突然发现隔壁的那个空间里面,他们在玩得挺好,我也应该了解一下,这不就是缘分吗?刚刚里面跑出来的人,他说那里面很好玩,我也去看看。也许你一看,你就发现,像后花园一样,挺好的,原来姹紫嫣红开遍。这就是缘分,也不一定要去苦求。特别是那样,不要总觉得隔壁的风景很漂亮,眼前的这个很糟糕,总想生活在别处,觉得别人的才好,自己的不行。就好像两个小孩都在吃包子,看到对方吃得很香,总觉得我这个包子有问题,其实是同一笼出来的。
所以说,你注意现在在做的工作,该做的做,做的过程当中接触到的,有兴趣,刚好也是我工作所需要的,这样去读,不就很好吗?第二句话,你到一个新地方,有什么感觉?拘束,陌生,对不对?想要不陌生,混得脸熟了就行。很多你敬畏的领域,就是你读得少,了解得少。等你进去了,转了几圈以后,你突然发现有这么多好朋友,而且每个人都有思想,每个人都给你启迪。
主持人:就像我们文科生,一讲到数理化、高等数学,就感到望而却步,不想去读,不想去碰。
黄教授:数学我们看不懂,也可以去看人家写的数学的故事。比方说,我数学很差,但我看他们写数学的故事很好。我研究生的同学告诉我,数学很美,数学家的结果怎样准确,怎样伟大,不是的。它的结论很漂亮。
主持人:是。我真的很好奇,数学家们数学的世界里面,数字特别的美,这实在难以想象。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头疼的,他们居然在里面看到了美。
黄教授:像这里,为什么他们能看到美?他们对数字相当敏感,一串数字看过去,一眼就知道这是多少的平方,这是多少的开方,在他们的脑海里是动态的,这就是数学家的思维。那我们中文人,我们的思维是什么?我们中文系看小说,我们看到字吗?不是啊,我看小说的时候,看到的是声音,是色彩,看到一帮人就在你的旁边。所以文字是一个媒介,到你的脑袋当中重新成像。所以,也许读理科的会觉得,哇,你们读文科的,想象的空间怎么这么美,他怎么感受不到呢?这就是说,我们训练不同,也许你们的情况跟我们不一样。
主持人:我们打开信息,进入一个新的领域,慢慢就会发现里面的美,就多了一个发现美的地方。
黄教授:最大的困难,是度过陌生期,成为里面的熟客,了解一个世界。很多人,看到这个陌生,一看人多就想躲避,那你就会退回来,没法获得愉悦。你的兴趣还不够,要有勇气,也许是我努力还不够,我再加把劲,看的更多,勇敢地打开心灵去体会这个世界,你就会发现,世界也向你打开。
03
创造读书的氛围
主持人:您现在带的大学生,他们爱读书吗?
黄教授:我觉得他们都很喜欢读书,中山大学的学生们都很爱。我觉得现在的学生都很努力、很用功,总体来讲没有问题。
主持人:您印象中,他们是玩手机时间多,还是看书时间多?
黄教授:这是另外一个问题。第一,他们是学生,看书听课时间多,因为我们的课排得很满。课后他也要做作业,也要看。所以,一方面你看见他们在玩电脑、玩游戏,但是只要在大学里面,他一定读书。哪怕是你看见不读书的,他周边的同学也在读啊,这个氛围是自然的。毕业了以后,要读书,那真的难,很难静下来。
主持人:我太有感受了,你也会吗?
黄教授:我的工作、我的世界,都在书的世界里。我从来没有离开过,所以我觉得我的世界很完美,很好。
主持人:像我们工作了以后,本来我们是很爱读书的,但是发现时间真的挤不出来。对于孩子来说,很关键的一个点,是氛围可以带动他们。用氛围带动,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。
黄教授:希望孩子读书,父母先读书。比如说,你在那里做作业,我在这里拿一本书看,小孩自然受影响。假如说,小孩还没上学前,家里都是这种习惯,都看书,那当然他也觉得很神奇。父母喜欢,他当然要去尝试。尝试以后很好玩,那后面就不需要你说了,他就觉得世界是一个书的世界。
黄仕忠教授在他的新著《书的诱惑》上
为读者题字签名
10位学者老师
为你推荐最值得读的10本书
活动当晚,还揭晓了10位学者老师推荐的书目和推荐理由,让我们一起回顾分享一下老师们的推荐书目吧!
黄仕忠
中山大学教授、学而优书店创始人之一、著名文献学家、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著有《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》、《中国戏曲史研究》、《琵琶记研究》、《日藏中国戏曲文献宗录》等。
推荐书籍:《书的诱惑》
推荐理由:
《书的诱惑》收入黄仕忠教授求学、读书、怀人、寻访文献等的随笔、序跋文数十篇,并“附录”新闻报道和郑尚宪教授为《中国戏曲史研究》所撰序言各一篇。本书在写作上既有学者的谨严,也有学术之余轻松愉悦的日常之思,总体内容丰富、文笔轻快,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。
侯虹斌
作家,资深媒体人,微博大V,自媒体人,复旦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评论项目业界导师,直播节目主播,生活方式KOL,先后供职于《新周刊》《南方都市报》。现为腾讯大家签约作家,腾讯娱乐,腾讯时尚签约作家,微博自媒体签约作家,百度百家号、UC头条签约作家,创作过无数篇阅读量10万+的文章。
推荐书籍:《圣母病》
推荐理由:
这本书教你先把自己当“人”,而不是“女人”,你才能找到自我,掌握命运;了解这个社会的性别权力结构,才能让女性打破“无能为力”的命运。
黄展雄
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会国学导师
推荐书籍:《在极速变化的世界中灵活思考》
推荐理由:
人类有两套思维模式一一逻辑思维和弹性思维,相比理智的逻辑思维,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,弹性思维都更有助于我们打破或重新制定则,从而要好地实现创新。在这本书中,作者围绕弹性思维的心理学和神经学原理,展示了有关弹性思维的一系列过程,以帮助人们了解“神灵感”的起因。
栾春晖
道哥,本名栾春晖,独立商业观察者,财经作家,闹客邦创始人,「道哥论道」自媒体创始人,资深商业战略顾问,著有《华耐向何处攀登》,钛媒体、虎嗅、界面、亿邦动力、艾瑞网、搜狐自媒体、百度号、今日头条、一点资讯等专栏作者,钛媒体2014年、2015年年度十大作者。
推荐书籍:《后真相时代》
推荐理由:
所谓“后真相”,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,而被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,在我们当下所处的信息爆炸时代的大背景下,后真相、无真相成为常态。
英国作家科克托·麦克唐纳的《后真相时代》一书,以严谨的科学态度,告诉我们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倾听和思考,破除各种被操控真相的伪装,洞悉社会事件的本来面目,做一个精明社会人。
刘根勤
资深媒体人、作家、文史学者
推荐书籍:《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》
推荐理由:
这本书是日本学界研究中国中古社会的代表作,也是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的经典。它关注中国古代尤其是大转型时代基层治理的日常模式与内在逻辑,方法严谨,材料丰富。不但能丰富学识,对我们当下与未来的生存,更有启发。
麦小麦
作家、编辑、阅读推广人、花城出版社营销总监、文化沙龙“爱读书会”召集人,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,广州图书馆理事,韬奋基金会读联会理事。中国全民阅读年会“优秀阅读推广人”,出版散文随笔集六七本。开设微信视频号“小麦书屋”和微信公众号“麦小麦读行记”分享阅读。
推荐书籍:《心远地自偏》
推荐理由:
北川先生对古代经史多有独到心得,他研究《易经》《二十四史》《金刚经》等诸多传统国学经典,并将人情世故融入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解读中。他的讲述生动浅显,观点自成一家,最擅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将文化历史研习心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。
裴谕新
香港大学哲学博士
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
推荐书籍:《美食、祈祷和恋爱》
推荐理由:
本书写于2006年,2010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,由茱莉亚罗伯特扮演,大获成功。书也跟着电影热卖,它描述的是一名离异的女子,在痛苦和迷茫中离开故乡,到世界各地去寻求心灵的疗愈。展现出女性独立思考和自我实现的新型魅力形象。不是物质上的,而是精神上的。称不上强大,但是理性、平和、坚韧。
余少镭
前媒体人,专栏作家
推荐书籍: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:人类社会的命运》
推荐理由:
写于1997年的书,今天依然有启示和警世价值。作者是美国生物学家、人类学家,从专业的角度,论述了物种分布——农作物和牲畜出现在不同地区的成因,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人类发展的,记录了后工业时代诸多不平等形成的原因。该书曾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,是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排行榜作品。
朱学东
国内资深平面媒体研究专家,曾任《中国周刊》总编辑、《南风窗》总编辑、传媒杂志常务副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、《信息早报》副总编辑。
推荐书籍:《日瓦戈医生》
推荐理由:
《日瓦戈医生》是帕斯捷尔纳克秘密写就的小说,1960年代还被米高梅电影公司拍成同名电影,受到普通人的追捧。但是,真正的《日瓦戈医生》所要呈现的,并非像电影里那样的唯美,凄美,而带有更巨大的历史残酷性——但是,这种残酷性悲剧性,却是人类命运的一种,它会反复上演,在革命到来的时候。
庄慎之
百神传媒创始人
原《南方都市报》创始人之一
华师附中88届校友
推荐书籍:《红楼梦》、《通往奴役之路》
推荐理由:
我想推荐对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的两本书,一本是文学作品,一本则是社科作品。一本是感性的审美的,一本是理性的逻辑的。前者可以影响人生观,后者则可以改造世界观。
《红楼梦》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水准,它完全改变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“传奇”色彩与历史演义模式,将日常生活作为摹写对象,从叙事结构到人物塑造到细节刻画都有划时代的超越性,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,一品再品的巅峰之作。
《通往奴役之路》曾经是一部“禁书”,因为它揭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、集体与个人、极权与自由的关系,而它的这种揭示,对于奉行计划的政体而言,不啻为洪水猛兽。
END
转载 | 百神搜神记
整理 | 校友会小秘书
···往期推荐···
巾帼风采 | 华附84届邬文力:白云山中一药业战“疫”女先锋